【保育保健】乐享冬天 情暖冬至
——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这个兼具自然与人文特殊意义的节气,宛如岁月长河中的关键坐标,静静伫立在每年公历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之间,当太阳黄经达 270°时,便准时赴这场岁末之约。
一、冬至节气
从天文学视角看,冬至日堪称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以北纬 40°地区为例,这天日出时间或许推迟到将近 8 点,而日落却提早至下午 5 点不到,此后,随着地球公转,白昼才如解冻的溪流,缓缓拉长。此时太阳直射点抵达南回归线,好似一位长途旅人走到折返点,北半球接收太阳辐射少,气温持续下滑,大地渐入寒冬凛冽怀抱,河湖冰封、霜雪频现,皆是太阳“疏远”北半球留下的清冷印记。
二、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之时,阳气虽已开始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蚯蚓蜷缩着身体,像打了结一样,这是它在寒冷的地下感受到阴气的压制而呈现的状态,体现了冬至时节天地间阴阳的转换。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是阴兽。冬至一阳生,阳气回升,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这是一种顺应阳气生长的自然现象,意味着新的生机正在孕育。
三候水泉动
冬至过后,虽然大地表面依旧寒冷,但阳气初生的力量已经开始让深埋地下的泉水有了温度变化。水泉开始涌动,这是阳气在地下暗涌的象征,也预示着生命的律动即将随着阳气的上升而渐渐复苏。
三、冬至习俗
1.吃饺子
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饺子形状像耳朵,人们认为在冬至吃饺子可以保护耳朵免受寒冷冻伤。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馅料多样,有韭菜鸡蛋、猪肉大葱等诸多口味。
2.吃汤圆
汤圆象征团圆,在冬至吃汤圆寓意家庭幸福美满。它口感软糯,馅料丰富,有芝麻馅、花生馅等。有的地方还有在汤圆里包硬币的习俗,吃到包硬币汤圆的人会被认为来年有好运。
四、冬至养生
1.起居调养:早睡晚起,护阳防寒
冬至后白昼渐长但寒气愈盛,宜早睡晚起。早睡养人体阳气,晚起待日光和煦,避寒邪侵体。起床后别急着掀被,先在被窝里伸懒腰、活动关节,唤醒身体机能;着衣遵循“暖背温足”,穿厚棉衣、羽绒服御外寒,加羊毛鞋垫、厚棉袜暖双脚,因足为诸阳之末,寒从脚起;冬日室内干燥,适时用加湿器,或摆水盆、绿植增湿,防咽干鼻燥,呼吸道不适。
2.饮食滋补:温热为主,补肾健脾
饮食当以温热、滋补为要,助力阳气潜藏。羊肉堪称首选,性温味甘,可炖羊肉胡萝卜汤,羊肉 200 克配胡萝卜 100 克,慢炖 2 小时至肉烂汤浓,每周食 2 - 3 次,温补肾阳、抵御虚寒;坚果亦佳,核桃 3 - 5 颗、腰果 10 颗、杏仁 15 颗,富含油脂与营养,能补肾健脑,平日当零食加餐。冬至前后是萝卜上市季,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可消食顺气,与排骨煲汤,排骨 300 克、萝卜 200 克,化解冬日滋补腻滞;黑色食物补肾益精,熬黑米红枣粥,黑米 50 克、红枣 5 颗,晨起温服,滋养肾精。
3.运动适度:动静结合,避免大汗
运动选阳光充足午后,此时气温回升,身体柔韧性好。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皆宜,以微微出汗为度,防大汗伤阳。运动前热身 10 分钟,活动关节、慢跑,结束后拉伸放松肌肉,防乳酸堆积致酸痛,喝杯温水补津液、促循环。
4.情志调适:静谧内守,乐观豁达
寒冬闭藏,情志亦需内敛。多晒太阳驱阴霾情绪,每日 30 分钟,晨光或午后暖光最佳,助脑分泌快乐递质血清素;与亲友围坐谈天,分享趣事,避免独自闷思,遇烦心事倾诉求解,心怀乐观,念暖事、期春来,以平和心态越冬迎春,养身且养心,让生命能量在冬藏中悄然蓄积。
冬至,藏着旧岁终章的静谧,孕育新春开篇的希望,是自然节律、民俗风情、生命哲思交织的绚丽织锦,年年岁岁,在寒冬深处,暖人心扉,指引时光迈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