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2025年秋季新生入园准备指导
从家庭迈向幼儿园,
是宝贝人生中第一次“独立之旅”,
既承载着他们的角色转变,
也充满了期待与挑战。
请查收这份新生入园指南,
让宝贝自信迈出
独立探索的第一步!
01新生入园准备指导
一、物质准备
⚪1.姓名贴
在孩子的衣物、鞋子、汗巾、被子、枕头及所有私人物品上做好名字标记,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物品。
⚪2.防晒帽
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可以给宝宝准备防晒帽。
⚪3.运动水壶
请为宝贝准备一个运动水壶,容量在300-500ml左右,不宜过大过重,最好带有背带和吸管,避免使用玻璃材质,方便宝贝户外活动时能及时补充水分。
⚪4.小书包
幼儿园会给每位孩子准备一个小书包,家长做好标记。
⚪5.备用衣裤
准备一整套衣服在幼儿园,孩子把衣服弄脏、弄湿很常见。衣物以方便运动为主,拒绝脖子有带子、珠子的装饰过多的衣物。
⚪6.运动鞋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运动量加大,活动场所也不同。一双舒适、防滑、易穿脱的鞋子,可以确保孩子活动的安全。尽量选择魔术贴粘扣的运动鞋,便于幼儿尽快学会穿脱鞋子,获得自理能力的成就感。
⚪7.幼儿玩具
开学初期可以准备一两件幼儿特别喜爱的玩具,有熟悉的物品陪伴,孩子会有一定的安全感,也可以同伴之间相互分享,减少分离焦虑。
⚪8.床上用品
被套、褥子套、枕头套由幼儿园统一准备,家长可以根据标准准备内芯。被褥提前进行洗晒并做好标记,让宝贝熟记自己的物品,被褥送园时间以群通知为准。
二、能力准备
⚪生活自理能力
1.自主进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小班健康领域目标指出:小班孩子要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所以家长们要让孩子练习用勺子自己吃饭,不挑食、不边吃边玩。允许孩子自己动手,哪怕吃得慢或弄脏衣服,也是成长的开始哦!
2.自主如厕
在家中引导孩子自己上厕所,包括脱穿裤子、擦屁股、洗手。有便意时主动告诉老师,不憋尿。
3.穿脱衣物鞋袜
练习穿脱简单的外套、鞋子、袜子,让孩子认识衣服的每个地方,能够分清正反面,理清手脚钻出的位置。知道冷热时告诉老师增减衣服。学会整理自己的小物品。
4.自主洗手、喝水
掌握正确洗手步骤(搓手心、手背、指尖等),饭前便后主动洗手。自己用小杯子接水喝,渴了会主动找老师要水。
5.良好的作息习惯
家长可以提前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午睡(与幼儿园午睡时间同步,一般为12:00-14:00),避免入园后因作息紊乱而疲惫哭闹。
⚪沟通表达能力
1.学会表达需求
鼓励孩子用简单的语言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比如:“老师,我想喝水”“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只有及时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适应环境。
2.认识自己和他人
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名字(大名)、年龄,能说出爸爸妈妈的名字或电话(简单数字即可)。
3.情绪表达
引导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通过哭闹发泄。可以和孩子一起读情绪绘本,帮助他们理解情绪。
三、心理准备
⚪1.了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过去可以随时回到亲人怀抱的习惯,突然变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状态,这样巨大的变化,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分离就会产生焦虑。所以分离焦虑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这个焦虑也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孩子和家长都可能引起不安,大部分孩子会慢慢调节适应。
焦虑情绪会传染,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太担心,孩子可能更难安心,这也是建议家长自己先放松再去处理的原因。
分离焦虑可能的一些表现:
①怕生
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
躲避集体,缩在角落,或只黏着一个老师。
②强烈抵抗
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等。
③拒绝吃东西、喝水
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④“说谎”
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⑤阶段性体质敏感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⑥尿裤子、尿床
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理能力弱的孩子而言,
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
⚪2.提前消除孩子的入园障碍
①心理准备
给孩子多提供独立与他人交往的时间与机会;
要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
②生活准备
会自己用勺进餐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及其它用品
教孩子敢于向成人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如想喝水、大小便等,而不要以哭代替。
请给孩子备二套替换的衣裤(最好做好标志或写上名字)放入书包带到幼儿园,以便孩子弄脏衣物后老师能及时更换。
③交往准备
教孩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平时不要唯孩子独尊,避免孩子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照。
④行为训练
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不抓人、打人,伤害同伴;
教育孩子遇事不任性、乱发脾气;
会用语言与人交往。
⚪3.请家长不必“太担心”
①孩子要喝水、大小便问题。
刚入园时,老师会不时地提醒。过了一段时间,常规稳定之后有固定的时间去喝水、如厕,但小朋友如有要求仍可以随意去。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喝水、如厕时老师都会帮忙,直至孩子能独立完成为止。
②午睡问题
(择床、换环境不适应、睡觉不老实)
老师不会强迫刚入园的孩子午睡,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诱导孩子午睡,如先随声附和孩子“等妈妈”的要求,请其安静地到床边坐下,等孩子有了睡意,再劝他睡到床上等。
③吃饭问题
吃饭时,老师会对新入园的孩子予以特别照顾,教他们使用勺子进餐,对个别能力弱的,老师还会喂饭。为了激起孩子的食欲,幼儿园的饭菜均是色、香、味俱全。盛饭时,以少量多次为原则。
④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发生争执怎么办?
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包括吵架甚至打架)是很正常的。老师会按照站位要求,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尽量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视野内,在发生争执时第一时间避免肢体的冲突。停止肢体冲突后,老师会排解纠纷,引导小朋友正确的交往方式,家长可尽量放心。
02写给家长的几句话
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园,减轻入园焦虑,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除了要做好以上准备,还要做好这几件事,来安抚孩子的焦虑情绪:
1.愉快地与孩子说“再见”
父母送孩子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应尽快离开。切勿因孩子哭闹回头观望甚至将其带回家,否则孩子有了“经验”,第二天入园只会哭得更厉害。
2.接纳孩子的焦虑情绪
避免批评或否定孩子的分离困难,避免说“你真没用”或“不要你这样的孩子了”等气话,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情绪。
3.坚持送孩子入园
孩子适应新环境需要过程,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闹最厉害的时候,家长一旦把孩子交给老师后,就要及时离开。
4.保持规律的接送节奏
送孩子入园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且要准时接送、不迟到,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入园预期。
5.积极与老师沟通
出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信任并尊重幼儿园教育不要拿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孩子。
6.多给孩子正向引导
多与孩子聊幼儿园的正能量话题,增强孩子对入园的信心,缓解他们的焦虑。
长大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
在成长的过程中,
每天都有各种新的挑战,
需要认识各种新的事物,
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事情。
但是,
这些尝试都需要小朋友亲自经历,
不要担心,
每个孩子都是小勇士。
长大本身就是一件很勇敢的事,
这件事只能孩子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