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保健】夏未远,立秋至——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发布时间:2024.08.18点击数:

【保育保健】夏未远,立秋至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

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立秋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每年太阳达黄经135°即为立秋,通常于公历8月7~8日交节。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秋收的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正所谓“一叶知秋”!

立秋三候

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一候凉风至:炎暑之时,我们小扇引微凉,如今大自然会送来凉爽。

二候白露生:露水悄然出现,在初秋早晨的阳光里,醒来向世界莞尔一笑。

三候寒蝉鸣:蝉,夏日里的音乐家,正在奏响一年最后的乐章。

立秋习俗

1. 贴秋膘:立秋这天,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贴秋膘”习俗。而且一进立秋,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但是我们在进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摄入过量,更不能吃一些易上火的食物。

2. 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部分地区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期盼天气赶紧转凉,用“啃秋”的方式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因为立秋时节气温还是偏高,人体为了适应天气的变化,新陈代谢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注意肠胃健康。而西瓜属于比较寒性的水果,立秋之后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吃西瓜了。

立秋养生

1.精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所以立秋节气,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2.起居调养

秋天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春捂秋冻”,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3.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进食酸味果蔬。

下面介绍几款时令养生食谱给大家。

猪脊骨炖藕

原料:猪脊骨500g,藕500g,精盐、葱段、生姜片、黄酒、味精各适量。(3-4人份)

制作方法:把猪脊骨洗净、剁碎,放沸水锅里焯一下,捞出。去藕节和表皮,洗净、切片。猪脊骨放在锅里,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撇掉浮沫,添加精盐、黄酒、葱段、生姜片,再用小火炖煮到肉离骨,捞出骨头、拆掉肉,捅出脊髓。把脊髓、藕片放在汤中炖熟,拣去葱、生姜,添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南瓜蒸百合

原料:南瓜200g, 鲜百合50g,冰糖10g。(2-3人份)

制作方法:南瓜去皮后切成薄片后摆在碗内。在南瓜的缝隙内放入几块冰糖。百合掰成瓣清洗干净后泡在水里备用。蒸锅内烧开水后把南瓜先蒸10分钟,然后再在中间把百合摆入。盖上锅盖再蒸10分钟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雪梨银耳糖水

材料:雪梨1个、银耳30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洗净去芯浸泡1小时,银耳洗净、泡软撕成小片,雪梨洗净后削皮去心,切成小块备用。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开火炖1小时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宁神。适合阴虚肺燥,心烦多梦之人。

4.运动调养

秋季时节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干扰阳气的内藏,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在运动时,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另外运动后不适宜喝冷水或冰水、冰冻饮料,建议休息片刻待身体凉快后再喝温热水,否则容易脾胃受损。

5.按摩养生

立秋正值夏秋交接之际,处于三伏天内,人体阳气浮于外,体内属虚寒状态,空调、冷饮等寒湿邪气最容易侵袭人体,使人出现感冒、腹泻、腹痛等不适。此时可艾灸风池、大椎穴位预防感冒,艾灸天枢、足三里穴位调理肠胃。尤其是偏阳虚、寒湿体质的人群,更应借助三伏天的阳气,通过艾灸养阳除湿,增强体质,冬病夏治。

下面介绍两种简单易行、保肺强身的养生功法:

按揉关元穴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关元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

功效:关元穴归属任脉经,为补益要穴,更偏于温育阳气,经常按摩此穴,可调整全身的呼吸功能,激发经气,升提气机。

摩鼻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热后,分别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搓摩30次,然后用两手食指按揉两侧迎香穴30次。此法可养肺健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立秋儿童护理常识

立秋之后,秋风秋雨逐渐增多,气候多变,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肠胃炎、热伤风、传染病等等,身为家长的你,在立秋后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护理呢?

1. 立秋后孩子晚上睡觉时,家长最好不要连续整晚开空调哦,就算要开空调或者电风扇,也要记得给孩子盖上小被子。

2. 立秋后孩子的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很容易患上肺热咳嗽和腹泻等疾病,因此家长们要多加注意哦。

3. 立秋后夏季的余热还在,孩子仍比较容易出汗,引起痱子,因此立秋后家长对宝宝的防痱工作不能停哦。

4. 立秋后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孩子早晚出门时应多加一件衣服,下午出门玩耍时可以在孩子背后垫一块毛巾。

5.多喂孩子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它们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所帮助。

6.立秋后就算天气逐渐变凉,家长们也要保证屋子的开窗通风。

立秋诗词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代: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代: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当晚风渐渐拂去燥热

当蝉鸣也开始时断时续

当梧桐叶悄然换了颜色

都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

“秋天就要来了”

和孩子来场秋天的欢迎仪式

对秋天郑重地说一声“你好”

一起迎接这个季节未知的惊喜!



上一条:深耕研途 砥砺前行——幼专附属幼儿园召开课题中期报告会

下一条:“家园共育 科学衔接”幼小衔接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