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时间的那些事儿
——科教融汇教学部开科普讲座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学创新、推动科学文化的传播,10月17日晚,科教融汇教学部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数与时间的那些事儿”科普讲座,讲座由科教融汇教学部周峰主任主持,数学教研室赵留明老师主讲。
周峰主任介绍了科教融汇部的情况及学校科普宣传网页建设情况,强调了科普对大学生的意义,学生要改变初高中学习方式,快速融于大学新的生活,要主动学习知识,关注生活与科学的联系,提升科学素养。
赵留明老师以甲骨文这一古老文字系统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其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她提到,甲骨文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赵留明老师通过展示甲骨文中的数字符号,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揭示了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独特理解和应用。这些数字符号不仅用于计数,还用于记录时间和日期,如“甲子”等干支纪年法,为后人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赵留明老师介绍古人计算时间的过程。从远古时期人类产生时间计量概念、利用日影投射原理制造圭表和日晷,再到汉朝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制造漏刻的演变历程。赵留明老师提到,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日影的长度来判断时间,这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准确性。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利用圭表来测定冬至和夏至的时间,这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与时间是两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领域,它们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奥秘。赵留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对这两个领域的热爱和探索,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
本次“数与时间的那些事儿”科普活动带领大家踏上了一段关于数学与时间交织的奇妙旅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之美和时间的神奇、数学领域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文化遗产,还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对促进跨学科融合、进一步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科学探索精神、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传承、应对现代社会挑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