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学校在综合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双高建设、人才培养、巡察整改工作安排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史劲松主持,副校长刘晓红及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等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围绕多方面工作展开讨论与部署,具体内容如下:
一、各学院双高建设与专业群规划明确方向
各学院结合自身特色,提出了专业群建设思路: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院长夏霖指出聚焦“一小”专业群建设,以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为核心,联动小学教育优化课程体系,重点强化婴幼儿照护实践课程,探索“早教+托育”融合培养模式。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刘岚强调推动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建设“数字艺术教育”专业群,初步计划开发跨学科课程(如音乐可视化设计)。运动与健康学院院长张杰指出立足体育专业特色,联合企业筹建 “体育产业学院”,整合康复技术、运动管理方向,拟引入赛事运营、健康管理企业资源,强化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功能。

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确定多项决议
刘晓红强调首先统一格式要求,各学院需严格按教务处模板修订方案,确保课程代码、学分结构标准化。接下来对公共课作明确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按原计划开设,加强思政与实践结合。科学基础课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开设,授课教师需与不同专业对接,使课程更贴合专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程,第一学期开《大学语文》,第二学期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避免单节排课。英语课每学期2学分,每周2课时,连续开设4学期(共8学分),并可根据需要增设专升本英语强化模块,满足升学需求。总学时保持在2500-2800学时。
三、新专业申报规划明确时间节点与要求
史劲松通报了新专业申报规划,明确2025-2028年规划要求。去年各学院申报情况不一,部分专业获批,部分未获批。各学院需围绕现有专业群规划新专业申报计划,含3+2及五年制新专业,并于7月底提交2026年新专业预申报表(含培养目标、课程支撑材料)。
四、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得以明确
校内实训室分配:由教务处统筹各学院需求,制定“一院一策”建设方案。
校外基地管理:刘晓红强调合作协议需统一使用教务处模板签订,禁止重复挂牌,且需由教务处登记备案。
五、巡察整改工作部署具体任务
史劲松指出巡察中存在佐证材料完整性不足(如双高建设进度、选修课设置)的问题,要求各学院提交整改佐证材料至教务处姚征科长。
此次会议为学校后续双高建设、人才培养及巡查整改等工作明确了方向和具体要求,各相关部门将按会议部署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