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前教育学院开展特色党史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讲家乡党史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家乡革命岁月的艰辛与峥嵘。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引导学生学好党史。接下来即将开启本期学习的第二十八站---商丘永城。

《陈官庄烽火,铸就淮海丰碑》

1948年11月6日晚,华东野战军按计划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淮海战役正式打响。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其中,位于商丘永城的陈官庄战役是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村落攻坚作战。

1948年11月下旬,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攻黄维兵团于宿县以南双堆集地区时,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奉蒋介石之命,率领第2、第13、第16兵团共30万人由徐州南下救援。11月30日,杜聿明率3个兵团放弃徐州,向西撤出,拟经永城、濉溪口南下。在淮海战役前期,黄百韬兵团被歼灭,黄维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合力包围。此时,杜聿明计划增援黄维,企图夺回宿县。然而,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将兵力分为南线和北线两个作战兵团。南线兵团阻止黄维兵团附近的李延年和刘汝明,北线兵团监视杜聿明,使其无法顺利向黄维兵团靠近,杜聿明的救援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蒋介石为保存嫡系主力,命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绕经萧县、永城去解救黄维兵团,然后一起南撤。然而粟裕早已提前派出华野11个纵队的兵力进行追击。经过5天的战斗,华野顺利将杜聿明部队围困在以陈官庄为中心的狭小地域内。至此,杜聿明集团被完全包围,陷入了绝境。


1949年1月6日下午3时30分,华东野战军按照预定部署,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在猛烈炮火掩护下,突击部队迅速插向敌人纵深,当晚即攻克敌人十三个据点,歼敌一万余人。经过四昼夜的激战,至1月10日16时,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邱清泉被击毙,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陈官庄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善战的结果,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在陈官庄建有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以纪念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为永城大地书写了一段辉煌国史的不朽篇章。昔日旧战场,已成创业热土和美丽家园。今天百万永城儿女,敢作善成,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地域优势,承东启西,呼应南北,联动发展,为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