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前教育学院开展特色党史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讲家乡党史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家乡革命岁月的艰辛与峥嵘。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引导学生学好党史。接下来即将开启本期学习的第二十三站----焦作。

《革命英雄魂,永燃岁月火》
一个有希望的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王忠殿(1944-1962),革命烈士,焦作市解放区春林村人,1961年应征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新疆军区陆军四师十一团三营九连战士。王忠殿从小崇拜英雄,把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渴望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实现自己的理想。
到部队后,王忠殿进步非常快,他以董存瑞、黄继光、保尔·柯察金为榜样,埋头苦干、努力学习。为了提高射击能力,他经常晚上一个人到野外练习托枪基本功,白天在枪尖上挂沙袋练习。

1962年,印度军队在我国西北边境武装挑衅,王忠殿所在部队,担负起保卫边疆的神圣任务。11月18日,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一次战斗中,王忠殿所在的九连遇到了入侵印军暗堡的阻拦,身边战友两次冲上去爆破都未得手。王忠殿主动向班长请缨,和战友杨志成一起冲了上去。
他们在火力的支援下,迅速接近碉堡。王忠殿用力把爆破筒塞进了碉堡,但没等他拉火,爆破筒就被敌人顶了回来,他赶紧抓住又使劲推了进去,刚要拉火,爆破筒又被推了出来。在万分紧急时刻,他第三次把爆破筒推进去,并用身体顶住爆破筒,拉着了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战斗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王忠殿在驻守喀喇昆仑山时,看到印度侵略军入侵我国领土时,怀着无比仇恨的心情写下了一首诗篇——我是一个哨兵,我是一只雄鹰,我擦亮了眼睛。绝不放过一切,即使是一阵雪,一阵风。我是一个哨兵,我是一只雄鹰,我站在祖国的冰山雪峰。如果谁敢碰一碰祖国,哪怕是一块石,一棵草,我的枪口决不答应。
王忠殿同志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的一生虽然短暂,然而却是不平凡的。他用十八韶华谱写了一曲殉身祖国,忠于人民的壮歌。他的死重于泰山!他的英雄业绩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我们学习王忠殿同志,就要学习他崇高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学习他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要永远铭记王忠殿和无数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遗志,以高昂的革命热情鼓足干劲去战胜一切困难,为保卫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