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辅导员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专辅导员说”(九)| 从退学到返校,重塑学业之路 ——辅导员如何帮助学生走出退学阴霾

发布日期:2025-03-12    作者:     来源:     点击:


作者:应用技术学院 马天成

2D824

案例背景: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洪流中,教育被视为改变命运、提升个人价值的关键途径。然而,当现实压力与理想追求碰撞时,一些青年学子可能会面临艰难抉择。在职业教育当中,工学交替见习实训作为一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然而,这种模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挑战,有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决策。本案例聚焦于本校应用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T,他在工学交替见习实训的关键节点上,因个人身体伤病、家庭经济压力而萌生退学念头,但最终在辅导员的悉心引导下,重拾信心,重返校园,讲述了一段从迷茫到坚定的成长故事。

案例概述:

T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大一在校期间,学习方面表现正常,无旷课迟到现象、生活方面与同学、舍友关系融洽、工作方面积极配合班委以及辅导员。在大二工学交替见习实训期间突然提出退学,理由是家长希望他放弃学业。作为辅导员,我迅速介入,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成功说服学生休学而非退学,并在大二下学期重返校园。

案例分析:

此案例中,学生小T退学的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个人的身体伤病、二是家长的强制干预。但背后可能涉及学生对工学交替见习实训的不适应、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不确定,以及家庭内部的沟通问题。

问题关键点:

1.家庭背景与压力:学生小T的家庭以务农为生,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农作物收成不佳,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家长出于对子女未来的担忧和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无奈,做出了让小T退学的决定。

2.认知偏差与心理波动:学生小T虽然理解家长的苦心,但内心对中断学业充满不舍与迷茫。他担心自己的求学之路就此中断,未来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他也感到自责,认为自己不能为家庭分担更多。

3.社会环境与就业前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孩子目前阶段所受教育的价值存在误解,认为短期内的工作收入能更快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对个人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

解决思路和实施方法:

1.沟通与倾听: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一对一谈话,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困扰。

2.家庭访谈:与家长充分沟通,让其理解教育、学历的重要性,同时解释工学交替的意义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

3.提供支持: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其明确目标。

4.灵活处理:鉴于学生的特殊情况,先办理休学手续,给予学生一段时间的缓冲期。

开展一对一辅导:针对小T同学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职业规划咨询,引导其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制定发展目标。

强化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及未来规划,共同探讨最佳教育方案,减少误解和冲突。

建立情感支持系统:辅导员持续关注小T同学的心理状态,鼓励其表达真实想法,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资源链接。

经验启示:

1.及时干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辅导员应及时发现并介入学生的异常情况,防止问题恶化。

2.家校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和决策过程。

3.个性化关怀: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同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结语:

通过本案例的处理,不仅帮助学生小T克服了家庭期望与个人意愿之间的冲突,重返校园继续学业,也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以更加细腻的情感关怀和专业的指导服务,助力每一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双赢。